發布時間:2024年10月24日 來源:本站 作者:管理員 點擊率:[] 次
為深入貫徹落實新時代學校思政課建設推進會精神,以“大思政課”全面拓展育人格局,10月22日上午,我院與小河村“思政課實踐教學基地”揭牌儀式在石評梅紀念館廣場舉行。院黨委副書記、院長郝家龍,城區義井鎮副鎮長、小河村黨支部書記劉博共同為“思政課實踐教育基地”揭牌。小河村主任石華梁、學院行政辦公室有關領導、思政部教師、計算機2301班學生參加了活動。
小河村主任石華梁主持了揭牌儀式。他代表小河村村委會對各位領導、老師以及學生的到來表示熱烈的歡迎。他指出思政課是落實立德樹人根本任務的關鍵課程,實踐教育基地的建立將為思政課教學提供更加豐富生動的素材和場景,讓同學們在親身參與中感受思政課的魅力。
思政部青年教師穆曉燕圍繞石評梅女士生平、代表作品、理想追求以及現實啟示等進行現場教學。鼓勵同學們要學習評梅女士精神,勇于承擔時代賦予的歷史使命,同祖國同呼吸、共命運、同發展、共奮進,以昂揚的奮斗姿態投身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新征程。學生代表結合教學內容談了學習體會和感想,表示要接續奮斗,以青春奮斗挺膺擔當中國式現代化。
在講解員的帶領下,師生參觀了石評梅故居,在感受厚重紅色文化的同時,近距離感受千年古城的歷史文化。
隨后,同學們來到“飲水思源——中華第一深斜井”現場教學點,思政部副部長王愛梅為學生進行了現場講授,從小河村今天優美的生態環境導入,詳細介紹了小河深井開鑿背景、鑿井的艱辛歷程、典型人物故事、深井的貢獻等。小河深井的開鑿充分彰顯了小河村人的“鑿井精神”——急民所急,自力更生艱苦奮斗的創業精神;為民解憂,一不怕苦二不怕死的奉獻精神;追求夢想,堅韌不拔穿物使通的仁愛精神。同學們身臨井下和展館,感悟“鑿井精神”,表示作為職業院校學生要傳承“鑿井精神”,弘揚工匠精神和勞動精神,努力學習,提高技能,為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貢獻力量。
近年來,小河村讓歷史文物“活起來”,傳統古村“用起來”,將民宿、“村咖”、無動力樂園等新元素融入鄉村,打造農文旅融合發展的鄉村振興之路。學生紛紛打卡走進現代民宿、咖啡廳,體會鄉村振興的時代風貌,品味美麗鄉村的獨特魅力。
小河村的“紅綠古三色文化”,即紅色革命文化、綠色山水文化和古色名村歷史文化,為學院提供了豐富的實踐教學資源。此次基地掛牌,必將助力我院深化思政課實踐教學改革,為打造“紅色研學+勞動實踐+文化傳承+鄉村體驗”四維一體的育人模式提供教學路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