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布時間:2024年05月07日 來源:本站 作者:管理員 點擊率:[] 次
為貫徹落實黨的二十大精神,深入貫徹落實習近平總書記關于教育的重要論述和給“青年紅色筑夢之旅”大學生重要回信精神,“三位一體”統籌推進教育、科技、人才工作,把創新教育貫穿教育活動全過程,加強拔尖創新人才自主培養,培育新質生產力發展新動能,為教育強國建設支撐引領中國式現代化作出更大貢獻,根據《教育部關于舉辦中國國際大學生創新大賽(2024)的通知》(教高函〔2024〕9號)精神,學校決定開展中國國際大學生創新大賽(原中國國際“互聯網+”大學生創新創業大賽)相關工作。現將有關事項通知如下。
一、大賽主題
我敢闖、我會創
二、總體目標
更中國、更國際、更教育、更全面、更創新、更協同,落實立德樹人根本任務,傳承和弘揚紅色基因,聚焦“五育”融合創新創業教育實踐,開啟創新創業教育改革新征程,激發青年學生創新創造熱情,打造共建共享、融通中外的國際創新盛會,讓青春在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的火熱實踐中綻放絢麗之花。
——更中國。更深層次、更廣范圍體現紅色基因傳承,充分展現新發展階段高水平創新教育的豐碩成果,集中展示新發展理念引領下創新人才培養的中國方案,提升新時代中國高等教育的感召力。
——更國際。深化創新教育國際交流合作,匯聚全球知名高校、企業和創業者,服務以國內大循環為主體、國內國際雙循環相互促進的新發展格局,搭建全球性創新創業競賽平臺,提升新時代中國高等教育的影響力。
——更教育。推動思想政治教育、專業教育與創新教育深度融合,弘揚勞動精神,加強學生創新實踐能力培養,造就敢想敢為又善作善成的新時代好青年,提升新時代中國高等教育的塑造力。
——更全面。推進職普融通、產教融合、科教融匯,鼓勵各學段學生積極參賽,形成創新創業教育在高等教育、職業教育、基礎教育、留學生教育等各類各學段的全覆蓋,打通人才培養各環節,提升新時代中國高等教育的引領力。
——更創新。積極開辟發展新領域新賽道,不斷塑造發展新動能新優勢,豐富競賽內容和形式,激發全社會創新創造動能,促進高校創新成果轉化應用,進一步服務國家重大戰略需求和經濟社會高質量發展,提升新時代中國高等教育的創造力。
——更協同。充分發揮大賽平臺紐帶作用,促進優質資源互聯互通,推動形成開放大學、開放產業、開放問題的良好氛圍,助推大賽項目落地轉化,營造支持青年大學生創新創業、共同合作、互相包容、互相支持的良好生態。
三、主要任務
以賽促教,探索人才培養新途徑。全面提高人才自主培養質量,強化高校課程思政建設,深入推進新工科、新醫科、新農科、新文科建設,深化創新創業教育改革,引領各類學校人才培養范式深刻變革,形成新的人才培養質量觀和質量標準,切實提高學生的創新精神、創新意識和創新能力。
以賽促學,培養創新創業生力軍。著力造就拔尖創新人才,激勵廣大青年扎根中國大地了解國情民情,在創新創業中增長智慧才干,懷抱夢想又腳踏實地,敢想敢為又善作善成,做有理想、敢擔當、能吃苦、肯奮斗的新時代好青年。
以賽促創,搭建產教融合新平臺。把教育融入經濟社會發展,推動成果轉化和產學研用融合,促進教育鏈、人才鏈與產業鏈、創新鏈有機銜接,以創新引領創業、以創業帶動就業,推動形成高校畢業生更高質量創業就業的新局面。
以賽促研,推進科教融合深度。繼續將深化創新創業教育,不斷探索提高創新創業創造人才培養質量的方法和措施,加大科研基地向學生開放力度,提高學生科研實踐能力和創新創業創造能力。
四、參賽項目要求
(一)參賽項目能夠緊密結合經濟社會各領域現實需求,充分體現高校在新工科、新醫科、新農科、新文科建設等方面取得的成果,培育新產品、新服務、新業態、新模式,促進制造業、農業、衛生、能源、環保、戰略性新興產業等產業轉型升級,促進人工智能、數字技術與教育、醫療、交通、金融、消費生活、文化傳播等深度融合(各賽道參賽項目類型詳見附件)。
(二)參賽項目應弘揚正能量,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真實、健康、合法。不得含有任何違反《中華人民共和國憲法》及其他法律法規的內容。所涉及的發明創造、專利技術、資源等必須擁有清晰合法的知識產權或物權。參賽項目如有涉密內容,參賽前須進行脫敏處理。如有抄襲盜用他人成果、提供虛假材料等違反相關法律法規或違背大賽精神的行為,一經發現即刻喪失參賽資格、所獲獎項等相關權利,并自負一切法律責任。
(三)參賽項目只能選擇一個符合要求的賽道報名參賽,根據參賽團隊負責人的學籍或學歷確定參賽團隊所代表的參賽學校,且代表的參賽學校具有唯一性。參賽團隊須在報名系統中將項目所涉及的材料按時如實填寫提交。已獲本大賽往年國家總決賽各賽道金獎和銀獎的項目,不可報名參加今年大賽。
(四)參賽人員(不含產業命題賽道參賽項目成員中的教師)年齡不超過35歲(1989年3月1日及以后出生),大賽以系(部)為單位組織項目團隊報名參賽,每個系(部)報送參賽項目不少于5組。本次大賽面向在校學生、畢業五年內(包含2019年以后中職畢業生)的畢業生。參賽團隊所報參賽項目,須為本團隊策劃或經營的項目,不得借用他人項目參賽。團隊必須確定項目負責人1名,由項目負責人報名參賽。每位參賽人員最多只能擔任一個項目負責人,但可以作為項目成員參加其他項目(參與項目不超過3個)。
(五)各系部要開展參賽項目審查工作,確保參賽項目的合規性和真實性。審查主要包括參賽資格以及項目所涉及的科技成果、知識產權、財務狀況、運營、榮譽獎項等方面,鼓勵跨系、跨校組建團隊,鼓勵企業指導教師參與。
五、組織機構
學校成立由招生就業處創新創業教研室牽頭,教務處、學生工作處、基礎教學部、教科研中心、團委、各系部等共同參與的工作領導小組。
組 長:郝家龍
副組長:梁永慶
成 員:各相關處室、系部負責人
辦公室設在招生就業處創新創業教研室。辦公室主任由吳秋平兼任,各系(基礎教學部)設大賽聯絡員,由系學生工作負責人(基礎教學部教師工作負責人)擔任,聯絡員負責動員學生積極參賽,落實學院大賽工作領導小組相關任務。
六、具體安排及材料報送
(一)具體時間安排
1.2024年5月初:報名參賽。
即日起參賽團隊需通過登錄“全國大學生創業服務網”(https://cy.ncss.cn/)和學校建立的專門服務本次大賽的微信群進行網上報名(報名信息需與群中共享表一致),未同時在2個報名渠道報名成功的團隊不具有校賽參賽資格。另外還需提交紙質版的報名表(附件1),交回大賽辦公室,各系部可通過報名表和電子共享表隨時掌握本系部報名情況。
預計在6月15日前完成校級初賽。
2.2024年6月30日:校級網評、決賽。學校將組織專家對進入決賽的項目進行網評和路演決賽評審,評出金、銀、銅、優秀獎及優秀組織單位、優秀指導教師若干名。
3.2024年6-7月:項目打磨,備戰省賽。按照省賽組織單位分配給我校的省賽名額,學校對校賽項目按照獲獎順序推薦至省賽,并對參加省賽的項目進行打磨,學校將為項目配備專業導師,督促和指導項目團隊做好打磨和優化提升,積極備戰省賽、國賽。
(二)材料提交
各系部參賽學生請于6月10日前,完成資料的網站上傳和填寫共享表格,并將紙質版的報名表交回大賽辦公室。
(三)參賽組別
學院校賽將設“職教賽道”、“青年紅色筑夢之旅賽道”“產業命題賽道”三個賽道。具體要求詳見附件2、3、4。
七、獎勵辦法
按照新制定的大賽獎勵辦法執行,給于指導教師相應獎勵性課時量,獲得省賽項目的指導教師獎勵相應獎金。獲得校賽和省賽的項目團隊,獎勵相應獎金,獎金由指導教師負責分配。參賽人數比例排名前兩名的系部頒發優秀組織單位獎,各系部獲得名次最靠前的項目,其指導教師頒發優秀指導教師獎。
系部報名情況將納入年底相關創新創業教學考核,跨系部的項目成果同屬參賽系部。各系部應高度重視,認真組織,保質保量完成項目申報任務。
八、優秀項目直通說明
1.往屆獲得省級獎勵以上項目,可直接進入校賽決賽。
2.項目負責人作為第一作者具有2項及以上相關成果(已發表的高水平論文、已授權專利等)的,可直接進入校賽決賽。
3.項目負責人已注冊項目相關公司并作為法人的項目,可直接進入校賽決賽。
4.依托重大項目或者有潛力的橫向項目,可直接進入校賽決賽。
九、任務分工
招生就業處:負責制定校內大賽方案,做好競賽的組織和協調等工作;組織師生按進度計劃完成競賽網上報名,組織完成競賽作品評選、推薦工作;負責尋找畢業5年內創業畢業生,并組織進行報名;開展學生創新之星、創業之星評選活動。積極在青泉眾創空間對優秀項目進行扶持,鼓勵優秀項目團隊入駐。
教務處:落實專任教師至少指導1組學生參加大賽的有關要求,同時積極鼓勵兼任教師積極帶隊參賽;負責安排校內教師、校外專家對報名參賽學生進行相關知識培訓;
教科研中心:推動教師科研成果或校企協同創新成果轉化,動員教師將科研成果或專利作為參賽項目帶領學生參賽。
團委:制定陽泉職業技術學院中國大學生創新大賽“青年紅色筑夢之旅”活動方案,組織學生積極參加;開展各類創新創業實踐活動,支持創新創業社團開展社團活動。
學生工作處:學生違反省賽前強化培訓的有關要求或無特殊原因退出比賽者,可視情節給予相應紀律處分;負責暑假期間參加省賽學生住宿、學生日常管理等相關事宜。
各系(部):負責向本系(部)師生宣傳大賽有關事宜,做好賽前組織動員和項目摸底工作,努力實現全體在校學生參賽,原則上所有專任教師(除教學管理干部外)需至少指導1組參賽項目,兼任教師自愿參加。負責學生參賽項目的審核和推薦報名。基礎教學部的教師根據項目需要自行選擇學生參賽。
十、其他事項
大賽官網“全國大學生創業服務網” (https://cy.ncss.cn/)
大賽聯系人:
吳秋平 電話:13994540172
馮 興 電話:18635340030
李嘉慧 電話:13753327911
大賽辦公地址:
1號辦公樓104
陽泉職業技術學院
2024年5月6日
附件
附件1:中國國際大學生創新大賽(2024)陽泉職業技術學院校賽報名表.doc
附件2:中國國際大學生創新大賽(2024)“青年紅色筑夢之旅”賽道方案.pdf